三字经读书心得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字经读书心得1老师经常说我们应该多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于是我让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三字经》。虽然当我读了之后,不是很明白里面的道理,但是通过爸爸耐心的讲解,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书里面有好多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地方。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搬了三次家。孟子不好好学习,母亲生气地割断织布的纱线,告诉他要好好学习。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也像孟母一样,为了我的学习花了很多心思。不仅监督我的学习,给我买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还请了家教给我补课。从前,我不理解爸爸妈妈的苦心,认为他们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也不知道珍惜;当我贪玩的时候,爸爸妈妈说我几句,我还会很不高兴。学了《三字经》后,我终于明白父母为什么这样,是希望我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讲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兄长,尊敬兄长的道理。而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他们惟我独尊,想要什么就叫父母买,没买到就不高兴。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要懂得谦让,我们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总之,学了《三字经》后,我的收获真的很多,也让我今后长大了能好好做人和做事。
三字经读书心得2《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经典教材,内容涉及广泛作为启蒙教材,即使放在今天,同样有着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在格式上,《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阅读《三字经》,可借鉴古人、融会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
少年儿童正是一个人形成正确道德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友情,什么是勤奋,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智慧……可以说,《三字经》作为启蒙读物,非常值得读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萌发的种芽,在教育的过程中,你给他浇灌的是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端正了自身思想和言行,自然也会收获更多的快乐,正所谓悦纳自我,就是这个道理。
养正于蒙,悦纳自我,就从《三字经》开始吧!
三字经读书心得3星期六在家休息的日子,爸爸要求我把以前读过的《三字经》拿出来重读,并给我讲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上学前背《三字经》时,其中很多话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现在上学了,经过爸爸的讲解,我能理解书中的一些含义,特别是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昔中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勤编,削竹筒,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这六段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七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入此勤奋的学习;宋朝赵普读了一辈子的《论语》,做了宰相之后,扔勤奋学习;
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私削竹片来抄书,他没钱买书,却如此勤奋;孙普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没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捉萤火虫当作灯光看书,
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穷,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就停止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读懂了这几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优越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辛勤的老师教导我们,书本都是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的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三字经读书心得4在五月份下旬,我认真地读了《三字经》,发现它还真的是“耐人寻味”呀!
《三字经》向人们讲述了古代人们做人的准则,是一本十分具有启示性的书。我就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中我明白昔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不断更换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儿子还不学,就让他悬梁刺股,可真是个好母亲!
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中我明白玉如果不雕琢,就称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长知识,这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多大的帮忙啊!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跟《三字经》沾边的事,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不停的转学,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这不跟“昔孟母,择邻处。”一样吗?
此刻的小孩,也一点也不如古代的小孩。古代的小孩九岁就能帮父母暖被,四岁就能让梨;而我们却穿父母的,吃父母的,甚至花父母的,有人一点也没想回报父母。真是有天壤之别。
《三字经》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
三字经读书心得5比如这句话:狗守夜,鸡负责早上。如果不学习,可以为人类蚕纺丝、蜜蜂酿蜜。如果你不学习,有更好的。主要的想法是,狗晚上可以看房子,鸡每天早上都会宣布黎明。假如人们不努力学习,生活在迷茫中,他们的资格是什么?蚕能吐丝给人做衣服,蜜蜂能酿蜜给人吃。如果人们不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就不如这些小动物。
还有一段很好的段落:如灯,如映雪。虽然我的家庭很穷,但我从不停止学习。就像负工资,就像一个角落。虽然我很累,但我还是很痛苦。它的意思是:车印捕捉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照亮阅读。孙康用雪的倒影看书。虽然他们的家庭很穷,但他们可以在困难的条件下继续学习。汉代,朱麦臣以砍柴维生,每天扛柴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读书。尽管他们很累,但他们仍然坚持阅读,他们的意志超过了普通人。这篇文章讲述了东晋大臣车胤从小就喜欢读书的故事,但他的家庭很穷,甚至没有钱买灯油。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夏夜,车贤看到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翔,发出闪光,于是他有了一个好主意。他抓了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纱袋里,挂在书桌上。车上的人在萤火虫的灯光下读书。车莹努力学习,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大学生。
读完《三字经》后,我受益匪浅。我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我的知识和能力,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所有勤奋进步的人都会有所成就,但玩耍和浪费时间是没有用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年轻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学到的 ……此处隐藏6231个字……事人的哭泣;孟母就把家迁到了集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学堂附近,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正所谓“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嘛。
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每一个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不经雕琢,怎能成大器?我们应立鸿鹄之志,刻苦学习,勇登峰顶,长大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还有“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讲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纣王朝的残暴统治,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使我国历代王朝中最久的朝代。读了“三字经”后,我对这段历史印象更深刻了。
《三字经》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我建议你去读一读,他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收获。
三字经读书心得12中的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演变而来的,内容丰富多样,更好地表达了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有关于做人的句子:“第一孝,第二知;父子、夫妻都听话……”有关于教子的句子,“不教,父有罪,教不严,师懒……”有关于历史的句子,“不灭金,不居宋;到中国,还有琼迪……”
看完《三字经》,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句,“勤奋好动,玩无用,放弃,奋斗”。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他亲眼看到一个老妇人,把一根铁棒磨成绣花针。因此,他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道理。从那以后,他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我还想到了匡衡挖墙偷光的故事,还有车胤像萤火虫映雪的故事。
总之,阅读《三字经》让我受益匪浅。"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知道了明责任,负责任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让我明白了勤能补拙的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首孝悌,次见闻”让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欣喜之余,我也编了一段《三字经》:三字经,千字文,内容广,知识博。华夏子,千古诵,增智慧,陶情操。
三字经读书心得13从幼儿园开始,妈妈、爸爸和老师就让我不断地接触了不少国学经典,如:《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弟子规》、《三十六计》……
到现在我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这些经典的中华文化就像是最好的货币,陆续存入我这个大脑银行,伴随着我健康成长,从中受益。在所接触的国学当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三字经》了。第一次见到它应该是从三岁多开始的,那时候我还小,什么也不懂,但是很乐意参加每天睡觉前的“亲子活动”——全家诵唱《三字经》!妈妈读一句,我就跟着读一句,爸爸背上句,我就接下句,只觉得像在读顺口溜一样,朗朗上口。有时我们读着读着,居然还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
那时我还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把《三字经》作为我的“训蒙”读本,只是有一天清早吃早餐的时候,我若有所悟地向全家宣布:“我会写‘曰’字啦!就是把‘日’字写胖一点就变成了‘曰’!”全家人先是一愣,过了一会儿,不禁一起哈哈大笑。再次拿起它是在小学的第一个寒假,班主任李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寒假作业——背诵《三字经》。因为脑海中有似曾相识的模糊印象,加上又学了拼音,所以我只利用二十几天的时间就全部背完了。
这一次,我的收获可真不小,不但比别人认识的生字多,还阅读了“孔融让梨”、“凿壁偷光”、“献之练字”等许多励志的故事,懂得了孝敬长辈、勤奋学习、从小立志的重要。到了今年三年级假期的一个傍晚,因为不满妈妈的严厉批评而闷闷不乐的我,不由自主地又在书柜里找到了它——我的良师益友《三字经》。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些亲切的字眼映入我的眼帘时,心里变得十分沉静,回想起自己的过错和长辈们为我付出的一切,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用心良苦。
现在,国学诵读已经成为了我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畅游在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海洋里,融入到古圣先贤仁义礼信的心灵中,我明白了这些经典就像春天的种子,播种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长叶开花,始终伴随着我的成长,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三字经读书心得14《三字经》这代历史书,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三字经》可是一本悠久的古代书啊!它的每一个字,都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读完三字经后,还要透彻理解它们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经的每一个,每一行字,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样,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三字经历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间传说融入到一个个字中的。别看这小小的一个字,它里面可有一个个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那样,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在以前,有一个女神。一天,她的儿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对她说,只要她的儿子不吃地狱里的东西,他就还给她,可是,他的儿子只是吃了一个果子。从此,冥王只能让他一年回去俩次,回去的时候,万物复苏,而没回去的时候,将寒冷无比。所以,导致出了春,夏,秋,冬,这四季。瞧,这个故事是多么有趣啊!《三字经》还有许多故事呢!如盖房子,孟子妈妈三次搬家……这些故事都是多么有趣啊!而且,故事的精华都包含在这几个小小的字里。这几个小小的字,却蕴含着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是好啊!
《三字经》不但要背,还要背里面的故事和意思,透彻理解它,才能懂得新知识,为我们的祖国做一份贡献。《三字经》真的是一本好书,曾是古代四大好书之一呢!为了对我们的祖国做一份贡献,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能够弘扬国学,倡导文明,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本独一无二的古代畅销书——《三字经》吧!
三字经读书心得15星期六,我做完作业,觉得实在很无聊。就拿起妈妈刚给我买的《三字经》,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它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就模仿那些办丧事的人哭泣。孟母把家迁到闹市,他便模仿商人吆喝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学堂附近,他就到学堂学习知识和文化礼仪。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多么的重要啊!
虽然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如果自己不刻苦学习,那也是没用的。这让我想起《三字经》中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话讲的就是孟子有一次不好好学习,孟母很生气的割断了正在织布的纱线,以此来告诫孟子不要自弃其功,半途而废。只有坚持不懈,经年累月,不懈努力,才能够有进步,有成就。
由此,我又想起了宋代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在小时候,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可以称得上是个天才,四五岁的时候他就能够写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不让方仲永学习,整天游逛自夸,自以为是。从此方仲永也就由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天才变成了一个平常的凡人。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我们从这本书上能够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为中华民族能够流传下这样的书而自豪!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