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教学反思

《大鹿》教学反思

时间:2025-03-17 11:27:02
《大鹿》教学反思

《大鹿》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鹿》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鹿》教学反思1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鹿》,能够用紧张的形象表现小兔子,用热情乐于助人的形象表现大鹿。在完整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情景的再现,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有爱、乐于助人的精神。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学习兴趣浓厚,所以整节课我以创设情境为主,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歌曲,学习歌曲和表演歌曲。在一开始,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接下来带领学生去森林王国玩一玩,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节奏练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习到了知识。后来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疑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愿望,也顺利地引入到了本课的学习当中。整个导入环节我自认为不错,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来的歌曲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歌曲教学时,先让学生模唱旋律,读一读歌词,注意当时的心情,要读出那种感觉来,解决了歌曲中难唱点的节奏和歌曲的情绪。最后在歌曲表演的基础上安排了“音乐情景表演”这一环节,它有故事情节,有情绪对比、变化,有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机会。

当然,我的课堂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歌曲的演唱及铺垫太少,导致在音乐剧的表演环节中学生表演不够到位。因此,在歌曲情绪的处理上需要再加强,如将情绪与音乐要素(音高、速度)及故事的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这样学生也许能更好的表演及创编音乐剧,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通过教学我还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不够自信,虽然我引导的已经很透彻,但学生还是犹豫不定、不敢发言。学生虽然对歌曲理解还可以,但语言积累很少,所以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算有了想法也怕说错不敢举手发言。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之上,我还应该注意让学生大胆的说,大胆的表现自己。

总之,每节课总有它的出彩和不足之处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反思,多积累经验,尽力把每一堂课打造得更加精彩。

《大鹿》教学反思2

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 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形象。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低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用表情和动物表现《大鹿》里的兔和鹿以及为歌曲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鹿》一课是希望通过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音乐。但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点遗憾,我会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大鹿》教学反思3

本节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出大鹿的心情,用紧张的情绪演唱出小兔的心情。并启发学生创编动作、使用打击乐器、即兴表演。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在课的一开始,我就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喜欢的小动物,并请学生进行模仿,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并放背景音乐让大家跟着音乐跳起来,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音乐学习的期待,渴望的情绪。再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使他们沉浸在审美的情景之中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一堂好的音乐课应实现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探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部思维过程”的追求,应不满足与课堂表面的“平易”和“流畅”。在设计《大鹿》一课时,我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提供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造活动。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的参与活动就变得主动,变得有激情。为了使这节课更好的留在学生心中,在现场教学中,我注重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童话引入欣赏、歌曲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情绪有点随意性,学习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都表现得较差,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能持久,所以既要把控好课堂纪律,又要圆满完成上课的内容,就要运用一定的心理教育的方式,使课堂教育能顺利开展下去。因此,要让他们在音乐课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就要寻找一种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我就用童话导入欣赏歌曲,学生的兴趣特别高,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音乐。

在讲故事时,我先让学生们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声,黑板上呈现了可爱的小动物们,随着画面的变换,学生们进入了故事的情节,当狡猾的猎人出现在黑板上时,学生们瞪大了眼睛,纷纷猜测小兔会发生什么事情。当听完歌曲后学生们都说是大鹿救了小兔子的,这样大鹿的图片也随着出示了。有趣的图片直观的展现在孩子面前,带来了视听新感受。

三、以音乐为本体,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音乐课最根本的还是音乐本身,一切其他事物都只是起辅助作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音乐中去。在学会歌曲后通过比较知道如何用声音来表现歌曲情绪,比如利用男、女声的不同音色特点,集体和个人的声音对比,速度上的对比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通过的音乐本身的要素,他们感受了音乐形象,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形象进行创作。

四、以合作表演为手段,激发创造热情,感受学习的愉悦。

课堂音乐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在自主基础上的一种合作、创造学习,既尊重个性,又注重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而出的合作表演,必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精品。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演童话剧《大鹿》,学生们在歌曲的启发下,想象精采纷呈,模仿表现也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大大促进了思维的发散,充分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并做到了在玩中学、动中学和 ……此处隐藏10124个字……尽量让学生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激趣提问: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歌名《大鹿》,并引导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爱护小动物。(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童话故事导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因势利导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在兴趣盈然中掌握节奏,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作铺垫。

三、情景结合,准确演唱

1.整体感知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感知歌曲是通过怎样的演唱方式表现出小动物们当时的心情的。

学生认真听完两边后,师提问: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中描写的小动物当时处在怎样的情境中?他们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歌曲中小动物们所处的情境以及心理感受。)

2.分析感受演唱方法:

以提问的方式分析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演唱方式。(出示歌词)

(1)学生读第一句歌词: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

教师引导提问:清晨,大鹿推开窗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他的心情怎样?(悠闲、快乐)。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中速、悠闲的)

(2)学生读第二句歌词: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

教师引导提问:突然,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此时小兔的心情怎样?(紧张、害怕)。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稍快、紧张的)

(3)学生读第三句歌词:鹿啊鹿啊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

教师引导提问:这句歌词中表现出了小兔怎样的心情?(急切、紧张)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快速、急切的)

(4)学生读第四句歌词:兔啊兔啊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教师引导提问:这句歌词是描写谁的?他的表现怎样?(大鹿镇定、勇敢)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稍快、坚定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每个乐句小动物们的心情以及演唱方法)

【设计意图】:结合故事情节分析歌曲中小动物们的情绪特点,使学生通过故事情节体验和感受小动物们的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准确把握歌曲的演唱方式,在情景的演变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在情景交融中准确的学唱歌曲,获得情感的真实体验,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3、情景交融学唱歌曲:

根据以上分析教师边弹凑边教唱歌曲,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景以及小动物们的心情准确的演唱和表现歌曲,注意节奏以及速度的把握。

4、歌曲难点处理:

××××∣×××××∣××××∣×——∣∣

①教师带领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边读边拍(拍手、拍桌子、跺脚)来训练节奏。

②师生边拍节奏边读歌词,熟练掌握节奏并演唱,教师重点指导

∣×××××∣这个节奏。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设计“难点处理”,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拍拍来训练和掌握∣×××××∣这个节奏,使学生熟练准确的演唱歌曲,感受音乐节奏的重要性,在轻松的学习中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5.真情实感表现歌曲:

师:让我们再一次完整的体验一下歌曲中小动物们情感的变化带来的演唱方式的变化,也请同学们试着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感受后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团结协作,创编表演

1.情境模仿表演。

要求全班学生分角色边演唱边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并通过动作、表情、声音来展现小动物们当时所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感受。

2.创意表演。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创意表演,可以加入个人创意,模拟故事情境、动物特点等进行表演

教师放录音,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分小组进行歌曲创意表演。(特别有创意的小组上台展示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情境模仿表演和创意表演体验音乐中速度、情绪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在主动参与中突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五、谈话总结,拓展延伸,

1、师:小朋友们,学了这首歌曲后,你有哪些感想呢?(学生回答后,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师小结:勇敢能战胜一切!团结就能取得胜利。所以,同学之间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勇于战胜困难。

2、师生和着音乐,用创编的舞蹈来庆祝歌曲中小动物们取得的胜利,同时也庆祝本节课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学生唱着歌曲做着小动物的动作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学习成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板书设计:

大鹿

1=F2/4

中速稍快

5112∣172∣5222∣213∣

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中速、悠闲地)

5112∣1722∣5567∣1——∣

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稍快、紧张的)

5555∣546∣4444∣435∣

“鹿啊鹿啊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快速、急切的)

3333∣32444∣5567∣1——∣∣

“兔啊兔啊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稍快、坚定地)

××××∣×××××∣××××∣×——∣∣(难点节奏)

教学反思: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结合情景,融入真情实感来演唱歌曲,能够表现出小动物们所处的情景及当时的心情,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速度。在完整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情景的再现,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突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设计与教学中,我体会到:要找准教材与学生内在情感的结合点致关重要。在研究教材时,我首先考虑:这首歌最吸引孩子的是什么?而学生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只有找到了最佳结合点,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便会比较合理,也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无论是新课的引入,歌曲的感受与学唱,还是情境的创设都围绕“以情景为中心,情感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景的演变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整个课堂教学自然而又生动。学生学起来也非常的轻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论是歌曲,还是童话故事,都比较贴近孩子的认知,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在教学时,除了音乐剧主线以老师为主来贯穿,其他都可放手让学生去发挥,老师在一旁只起到辅助、调控的作用。在表演中,老师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在情绪对比、变化,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中,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机会。从不同角度深入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也更是将本课推向了^***。

《《大鹿》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