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集合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摘要: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音乐教育本身的性质和新课程要求的学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学分析: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音乐教育本身的性质和新课程要求的学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学分析: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三、目标制定
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情感,能够自然地演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为终身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课时
课题
第1周
2
复习认识基本的音阶并演唱
第2、3周
4
第1课《好朋友》
第4周
2
第2课《快乐的一天》
第5周
国庆放假
第6、7周
4
第3课《祖国您好》
第8、9周
3
第4课《可爱的动物》
第9、10周
3
第5课《静静的夜》
第11、12周
3
第6课《爱劳动》
第12、13周
3
第7课《小精灵》
第14、15周
3
第8课《小小音乐家》
第15、16周
2
游戏
第16、17周
3
第9课《过新年》
第18、19周
4
复习,期末测试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2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避免陈旧感,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为了配合《标准》中扩展的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在具体曲目的选择上,有意识地加强了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避免陈旧感,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为了配合《标准》中扩展的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在具体曲目的选择上,有意识地加强了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
2、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并能领会歌曲感情。
(2)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3)能够随音乐律动。
3、教学难点:
(1)旋律歌唱的的准确,声音的和谐。
(2)视唱音阶的'学习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四班有学生15人。一年级的孩子爱动,活泼,模仿能力强。
四、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课堂中。
2、了解各种风格的儿童音乐并且进行音乐活动.
3、了解外国的音乐风格,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音乐文化。
五、教学重点
1、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课堂中,注重音乐知识的教学、音乐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的配合。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配合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美中学,在学中美。
六、教学难点
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教学中应注意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1、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课堂中,注重音乐知识的教学、音乐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的配合。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配合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美中学,在学中美。
3、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1-3)第二单元(4-6)第三单元(7-9)第四单元(10-12)第五单元(13-15)第六单元(16-18)
九、课时安排参照教学进度
十、教师业务学习以及教学活动安排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教学大纲、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积极参加上级各部门或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掌握新的教育动向。
十一、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
十二、课外实践活动计划
1.活动题目:文艺活动
2.活动目标:丰富学生课余文艺活动
3.活动内容:声乐、唱游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3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爱唱歌,爱蹦跳,爱动,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每个班学生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应该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让他们在鼓励和表扬中不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湖南省小学一年级 ……此处隐藏18467个字……p>3、知道音有强弱。
4、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换气记号。 三、视唱 1、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2、能打出X、X——、X—、X等节奏。 四、练耳
1、听辨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统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
2、听辨音的长短,比较全音符与二分音符、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长短。
3、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比较ff与pp、f与p的强弱差别。 五、欣赏 1、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欣赏音乐的习惯。
2、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 六、唱游 1、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多种要素的感知力。
2、通过歌唱、律动、表演、舞蹈等活动来感受音乐的美。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5一、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必须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1、总情景: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至四班的音乐教学,学生啥样还真的不明白呢。大部分以6周岁为主,但不足龄的也会有,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孩子肯定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的美。
2、学习习惯、心理特点:学生入学,活刚刚入学。天生活泼好动、烂漫天真,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构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团体主义观念还未构成,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构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景预计不均衡,情景参差不齐。所以,对不一样学生应用不一样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根据年龄特点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本事,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资料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日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教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应对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年级上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好朋友》、《欢乐的一天》、《祖国您好》、《可爱的动物》、《爱劳动》、《小精灵》、《小小音乐家》、《过新年》。基本资料包括:欣赏、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研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歌唱的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习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难点:1、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情操。
3、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4、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
5、重视学生鉴赏音乐的美。
6、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本事。
四、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经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五、教学资料和要求
1、能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2、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活动,配合歌曲、用身体做着动作。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团体舞、音乐游戏、儿童歌舞等表演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聆听乐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我喜欢的`旋律。
2、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本事、记忆本事。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进取性,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音乐的欢乐。
4、歌曲教学时,要重视范唱,并经过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简便、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现动物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6、低年级学生对乐曲的聆听以感受为主,多听曲目,增加感受,聆听每一曲,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辨,说出自我对乐曲所描绘的资料及音乐情绪的感受。引导学生随着乐曲做动作,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学生节拍感的培养。
7、将编创与活动融入其他教学资料之中,构成教学的整体。
8、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生的平等地位。能够学生间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
9、学期末测试,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趣味化,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歌曲的记忆本事。
七、教学进度
(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