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教学计划

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

时间:2025-03-17 11:27:50
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

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高考命题的趋向更加注意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针对考生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不强;自然地理难点知识理解困难;文字表述不准确、规范等问题,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关注

①紧扣考试说明,运用"图导法"全面系统地复习地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地理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扎实知识体系,考试才有"源"和"本"。

②有针对性地做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搞题海战术。

二、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史地班1个26人,物地班2个52人。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好,但大多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属于中后学生多,前头学生少的情况。

2.普遍存在对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特别是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读图综合题却无丛下手。

三、本学期复习总体思路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本学期进行第一轮复习-抓基础落实图

1、抓住重点骨干知识,突破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2、重视主干知识,训练掌握出现率高的知识点。

3、充分重视利用地图,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

4、教学研究上关注课程改革,研究高考,提升质量。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必然会对高考模式和高考内容产生影响。高考试卷的命题趋势和走向,会在坚持对重点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适当加大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要求同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备课讨论交流。在教学与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重点落实《考试说明》的能力水平要求,把教学内容与之对号入座,使知识与能力形成网络。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十分注意联系生产、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高三的学生时间很宝贵,只有科学有效的安排好课堂,才能减少浪费。因此要"精讲、精练、精批、精评",做到讲练结合,单元过关:解决好以讲代练问题,学生懂的不要讲,从而提高效率。

另外,近年来xx省地理高考命题强调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难度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备课组教师及教研组的老师都要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作为教学与复习的参考。

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2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在新的高考形式下,高三地理怎么去教,学生怎么样去学?尤其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怎样去教与学?怎样让学生少做无用功,提高学习效率,在未来高考中取得成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今后将通过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活动中,我们认真研究20xx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注重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解决问题也好,创新也好,都要以知识作为基础,没有知识的备考,只能是空想。另外地理的知识点很多,没有头绪的教学不可能是有效的。争对这个现象,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在高三上学期基本完成一轮基础知识的基本梳理,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考虑这些学生已有了知识,但是掌握的又不够牢固,为了避免“炒剩饭”,又要巩固基础知识,我们决定在复习中,以专题为主干,而又比专题复习要详细,这样进一步巩固知识,又避免重复复习。

(三)开拓创新,提高学生能力

我们在回归课本,狠抓“三基”的同时,又不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进行大胆舍弃,同时在练习中补充一些有新意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组合,对课本知识进行挖掘、引申,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培优补差,加强辅导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尖子生辅导,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得到一定提高。对于后进生,我们一对一耐心地进行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辅导,提高学习积极性,寻找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

(五)培养非智力因素

关心学生,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第一轮复习2月12日至3月31日区域地理

第二阶段:4月1日至5月15日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专题二:地球运动

专题三: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

专题四:区位分析

专题五: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阶段:5月16日至5月30日地理高考题型解法与训练

选择题的解法与技巧

综合题的解法与技巧

第四阶段:5月31日至6月x日查漏补缺

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2

一、上学期回顾:

上学期地理组四位同志共同努力,认真教学,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在全市三星级高中还不是最好,距学校要求有一定差距。问题主要是达B学生与语数外总分的优生不匹配。其原因主要是新制度的导向使一些学生过分关注语数外,降低选修重视程度。

二、进入下学期,高三到了最关键的阶段,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根据市教研室地理学科组的要求及我校具体现状,现计划、打算如下:

(一)、复习目标:

1、继续夯实基础。在复习中注重双基知识,使学生能熟练了解每单元、章节的知识点,并帮助梳理、归纳。

2、提升读图能力、区域空间定位能力。因为图形的判读、分析是高考地理的一大特色。

3、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现状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差。

4、要让语数外成绩好的同学地理达B。

(二)、主要措施:

1、再次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对易遗忘、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默写巩固。

2.每一专题有配套练习、过关测试。对于不过关者进行强化训练。

3.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提升区域定位能力。

4.在专题完成的基础上,每周一份综合试卷,训练综合能力 ……此处隐藏16430个字……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运用(1+1);第三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4+2)。大致为20xx1年结束,20xx年度伊始仅不足一个月的上课时间,合计约18课时;第四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4+1);第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4+3),第五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4+2)。课时不足(预计第五单元无课时复习)留于下学期初。

5、选修3——《旅游地理》(需要6+2),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需要8+3)。

下学期初至第一次兰州市一诊(约3月中旬),合计约26课时,基本上可完成第一轮复习工作,如果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开始文科综合的训练,课时将会更加紧张,历时将要适当进行调整。既要完成复习任务,又要复习有效率;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又能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14

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习的主线。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学期期中——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以人文地理的全面复习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习。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的复习。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和落实。

第二阶段:

1.抓住重点主干知识,突破难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2.充分重视利用地图,注意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3.有针对性地做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搞题海战术。高三的学生时间很宝贵,只有科学有效的安排好课堂训练,才能减少浪费。因此要“精讲、精练、精批、精评”,做到讲练结合,单元过关:解决好以讲代练问题,学生懂的不要讲,从而提高效率。

4.教学研究上关注高考试卷的命题趋势和走向。江苏省地理高考命题强调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会在坚持对重点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适当加大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同组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备课讨论交流。在教学与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重点落实《考试说明》的能力水平要求,把教学内容与之对号入座,使知识与能力形成网络。

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15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至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二、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__年、20__年、20__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新课程卷和广东省地理单科试卷等其他省市的高考试卷以及对高考试题的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和全区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三、各阶段复习要求

全年度的高三复习分为四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习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高中地理必修三相结合)、世界地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对比的方法复习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的落实为本阶段的目标。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前三个单元的复习。

目标要求: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和落实,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第三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广州一模考试(3月7日)

指导思想:以自然、人文、专题复习的全面复习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习。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习的主线。

教学任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后三个单元,一部分是专题复习。运用知识结构,在知识块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第一轮复习结束)

目标要求:达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结合实际进行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的分析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适应高考。

第四阶段:

时间安排:某一模考试以后

指导思想:提升能力(二轮专题复习),查漏补缺(三轮复习)

教学任务:检查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漏洞,查漏补缺,进行答题训练。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做过多、过难的试题,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精选练习题。认真做好每次的试卷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做各区县的模拟试题发现问题,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的突破和练习,不要再做大量的、重复的、已会的试题,巩固基础知识,完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进行答题的强化训练,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分的知识准备迎接高考。

《高三地理的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