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想念爷爷作文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想念爷爷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整理爷爷遗物的时候,我才发现,他留下的东西真是少得可怜。总共也不过是几本书,一间书房。那书房外就是小区的花园。
现在,不论是书房还是花园都已很少去了,没有时间,更没有目的。在小学的时候,与院子里的孩子在花园中玩到很晚,天都黑了还不肯离去,便是爷爷来找我。爸妈那时都很忙,他却不忙,见了我,也不说话,一个人找块干净的地方坐下,一直等着我。倘若实在无趣,他就转头仔细观察旁边的枝条,偶尔取下一枝拿在手中把玩,之后带回书房,攒多了,也可以和我一起搭模型。爷爷的书房并不大,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书架就是全部了。曾经连一点带颜色的装饰也没有,在我经常闯进书房玩耍后,窗上墙上才多了窗花与剪纸,那是我剪的。书架上也多放了几个木制的玩具,那自然也是我的东西。房门上
还贴了一张五颜六色的涂鸦,不用说,也是我的杰作。
但是人一旦去世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爸爸最先整理过书房,将墙上贴的、桌上摆的,全部取了下来,整个房间就这样失去了色彩,好像从未有人踏入过一般。爸爸大概也觉苦闷,将东西收到一起之后便很长时间不再打理。
人死之后,还剩下了什么呢?当时的我经常地思考这个问题,但自然是想不明白。日子也没什么改变,大家都默契地不去谈论,也就什么都没留下了。
在一个午后,只是突发奇想,我又闯入了书房。一切都与原来不同了,桌与椅还在原处,但所有物品都被放在了角落,那也是这个房间唯一有色彩的地方。
我蹲下来,看到了被撕下来的剪纸、窗花、木制的玩具,仿佛又看到了几年前的我。至少他还留下了这些。我对自己说。
书房内的摆设被悄无声息地恢复了原样。就连花园中那常被折下枝条的矮树也还在那里。有时在书房中睡着,还会梦见爷爷,他在教我剪纸,陪我练字。醒来才发现,啊,他已经不在了。
但书房还在,花园还在。书房里的每一本书都在,花园里的每一株花也在。曾有人说过,人死后灵魂是在看着家人的。那么爷爷的灵魂大概就在这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一书一纸之中了吧!
通过这些东西,爷爷可以看到我们,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他。
人死了,还留下了什么?至少还有这些东西,至少还有这些情。
看月亮 静静的月亮如水般流淌在每个望月人的心上。 李白望月,是思乡的缠绵;嫦娥奔月,寄着占人的梦想。我看月亮,是怀念我的爷爷。 爷爷喜欢画国画,而他最爱画的是月,是那黄白色的月。爷爷不仅喜欢画月,还喜欢画圆月,更喜欢赏月。每年八月十五,他都会拉着我的手,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看月亮,爷爷说:“圆月就像我心中的家一样,每当看到圆月,就会想到咱们的家也这样,该多好,心中就很幸福。你姑姑不在身边,但她一定和我们一起在月下赏月,思念着家里吧!”没有缺口的圆月,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覆盖在我们身上,凉凉的,这月光也一定笼罩在远方姑姑的身上。 听到爷爷去世的消息是在一个晚上,我顿时感到茫然。我没有哭,没有流泪,双脚不由自主地走进爷爷作画的书房。书桌上放着他完成的一幅画,画上有一盘黄白色的圆月。我拿着画,走到窗前,望着天上的月亮。滚圆的圆盘上却缺了一个口,正如我的心缺了一个角。缺口的圆月在我的视线中越来越模糊,彷佛看到月上有人在对我微笑。
有些东西,当他失去时,才会意识到它的珍贵。——题记
随着夕阳的落下,天色开始暗下来。每当这个时候,阵阵凉风袭来,劳动了一天的爷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我便死死的缠住爷爷让他给我讲故事。
我搬了一把椅子到院中,伴随着阵阵凉风开始了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听爷爷讲故事。听爷爷讲那战火烽飞的年代;听爷爷的爸爸怎样英勇抗曰的场面,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壮观的场面。一切的一切,只认为是理所当然,做为爷爷,就应当哄孙子开心。现在,我怀着愧疚为自己的无知而深感自责,可己是无济于事了。
新年来了,吉祥的鞭炮声带走了爷爷。暮色又降临了,一切与往常无异,只是灬爷爷没有归来,只有我独自在灵前低声抽泣。心中的愧疚仍然没有消退,我知道,它是消不退了。我居然没有做到人子以孝为先的原则,如今后悔已无济事了!
一轮火红的圆球从西边缓缓地落下,就像诗人李商隐说的那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爷爷就是夕阳,无论他怎样好,也已到了暮年!
如今物是人非,爷爷已驾鹤西归。我多么想再听一次爷爷讲得故事,来引我浮想联翩。现在,我再也听不到了。只有在黑暗的夜空下,呆呆的,呆呆的站着出神……
想与爷爷见面,是多么困难。只能躺在床上,悄悄的入睡希望与爷爷在梦中相见向爷爷倾诉我内心的深深的愧疚。
梦中,暮然回首,望见爷爷模糊的身影。跑去,那身影便化为泡影、梦幻了……
我回到家两天了,离开了爷爷奶奶,不知咋回事心里一直堵得慌,因为我好想好想我亲爱的爷爷奶奶。
我很想爷爷奶奶,他们很辛苦。爷爷奶奶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了,奶奶一天就在厨房里忙活着为我们做好吃的,爷爷也一直忙乎着,我起床了就听我使唤陪我下象棋,陪我玩......听妈妈说,爷爷奶奶他们那么大年纪,每天早上早早的起床还要上山拔草药,一直到中午,吃午饭,然后又冒着火毒的太阳上山去拔草药。
最后放在院子里晒,一斤才3、4元,他们拔了3个月才卖了几百元钱。我听完想哭:爷爷奶奶好辛苦,而且我爷爷腿还有毛病,又有高血压,真是太可怜了。我又会想起那天妈妈让我下午饭吃饱,不然晚上没人给我做饭。我说:“那可不一定,只要我一说肚子饿,奶奶肯定会给我做!”我现在好想他们呀,想着爷爷奶奶慈祥的面孔,我都想哭......爷爷奶奶总是怕我饿着,怕我渴着,变着法术给我们做好吃的。还记得那次我要喝果啤,妈妈不让我喝,爷爷过来说:“孩子渴了让他喝!夏天嘛。”爷爷真好!
爷爷奶奶,你们好吗?我好想好想你们!
左心赛上的怀表 小爷爷总是穿一件很白的衬衣,在他白衬衣左边胸口的口袋里,总是放着一块怀表。小爷爷总是很小心地从口袋里掏出这块表,“啪”地一声打开,有些陈旧的金色表盖缓缓展开,白色的表盘依旧清晰。黑色的指针对着罗马数字,像是一个黑色绮罗的檀木箱子被人轻轻开启,静谧却又美好。 爷爷是从什么时候得到这块怀表的呢?我想,大约是在十七八岁的年龄吧,那个时候岁月正好,爷爷从他威严的父亲手里慎重地接过这块怀表,像是被赋予了使命,从此便可以顶天立地,憧憬过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那段流年里,应该有一道杨柳依依的岸,有一场簌簌纷飞的雪,有着秋日的红叶,有着春天的海棠。是不是还很羞涩地牵起过面颊泛着微红的女孩子的手,坐在宽宽的河堤上,安静得只剩下怀表“嘀嗒嘀嗒”的声音? 但是,但是爷爷的家境并不算好,那么严肃的曾祖父又怎么会将如此贵重的礼物赠送给他?
大概,是工作以后省吃俭用买来的吧。爷爷是校长,该是戴着黑色细丝眼镜,手里握着一条暗青色的藤条教鞭,一副先生的模样。那么,这块怀表该是他一个月,两个月,还是整整半年的工资呢?突然想起亦舒笔下母亲的金手表——那个不高的有些微胖的中年妇女麦色手腕上的一块金色女士手表。它上着发条,“咿呀咿呀”地转过一段又一段的岁月。后来母亲走了,金手表坏了,数不清的罗愁绮恨都被关在了那个时针与分针之间窄窄的间隔里,戛然而止了思念。 于是,开始向往来世,来世还可以做母女,只是让我来照顾你,温柔的声音和温暖的手掌随血液奔涌而来,一直渗透进入左心房跳动的地方。不曾拥有过未来,大概是因为太相信曾经沧海,才会被桑田如此冷眼相待。 怀表的一角被蹭掉了金漆,露出微锈的表皮,是不是曾有一个富贵的人家在时遗落了它,或是将它在匆忙中交给爷爷代为保管?那么,这人该是怎样的模样呢?一定是着了白色的衬衣,在外披上黑色而优雅的西装,他应该留过洋,也许是在殷殷康桥之上,也许是在蓝色多瑙河畔,他应该有着志摩的浪漫,有着顾城的疯狂,或许还有着北岛的`寂寞与孤’凉。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他孤独地站在大地的心上,被一束阳光刺穿,转瞬即是夜晚。
这块怀表该是记载了多少的不堪,陪伴着小爷爷度过那段流放的辛酸。岁月薄凉,炽热的心被风蚀成一块一块的碎片,深夜清愁的月光不规则地照落在镀金的怀表上。家中还有妻女和儿子的哭声,耳畔还响着贵人殷殷的嘱托。怀表“啪嗒啪嗒”地响着,像心房搏动的频率。 可是,可是那怀表的表链还很新,会不会是爸爸多年前一个深秋的夜,偷偷放在爷爷床前的,他第一次出差的礼物?爷爷有高血压,却总是记不起几点吃药。突然打开怀表的时候,才看到年华不再,缓缓拿起一旁的卡托普利,一边抖出几粒胶囊,一边喃喃道,老了,真是老了。
老了,老了又是怎样?是两鬓泛着斑白,额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曾经炯炯的目光也都涣散了,颤颤巍巍地戴上一副新买的老花眼镜,翻开一本厚厚的微黄的书籍,也许是多年前的《叶芝诗集》,有一人也只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也许是保尔·艾吕雅的散文诗集,在最后一个春天,最后一场雪,过最后一次求生的战争。忍着泪,一读再读,却无法抑制表上的秒针又走过下一个轮回。 又或许,这块怀表是爷爷退休以后,从古玩市场里淘来的玩意。那个忽闪着暗黄,破旧的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微胖的老人,他摇着蒲扇,在深褐色的檀木桌前翻阅着《大公报》。偶尔有两个路人驻足,他便微微扬起头,手里握着一只小小的紫砂壶,默默地看着他们把玩的姿态。细细的阳光从不规则的玻璃窗上泻进来,不温不火,不凉不寒。
他说这块怀表是民国初年的,那就是民国初年的吧。或许爱玲也有这样一块表,就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真是没有别的什么话好说,是啊,原来,你也在这里啊。 想起爱玲说过:“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是忘却了忧愁。” 又是一个将暮未暮的时刻,爷爷应该在看报纸,然后渐渐地发觉纸上的黑字一点一点褪去了铅华。他从怀里掏出怀表,“啪”,表盖开了,已是下午五点,然后他仔细地合上表盖,小心地放进左心房胸口的口袋里。起身走着,泛着笑靥。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我乱了。
爷爷王焕清,走得比较早七十多岁就去世了。那时我才七岁。爷爷是个木匠,祖祖辈辈生长在河北农村,儿时的我回过老家两趟,虽然幼小,但两件事让我记忆深刻,到现在还忘不掉。
第一次回老家,看到了爷爷,爷爷走路背着手,低着头,留着刷子一般的八字胡,不吸烟,喜欢喝度数高的高梁烧酒,很倔强,言语不多,从来没有见他笑过。记得有一次我将家中的白面馍馍拿来喂邻家的大狼狗,被爷爷发现了,结果被爷爷惩罚一天不得吃饭,正值长身体的我一天不吃饭饿的眼冒金星,不得不向爷爷认错,求得爷爷原谅。现在想想,当时农村十分贫困,好多家连高梁面饼子都吃不上,自己还拿白面馍馍喂狗,实属不该。还有一次,自己玩耍时不小心将腿碰破,鲜血直流,爷爷用自制的创伤药,白糖加冰片将我的伤口敷上,沒过几天伤口就好了,这件事让我对爷爷佩服的五体投地。爷爷手很巧,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十里八乡的人都请他去做家具,所以我们家在当时的农村过得比较舒心。
第二次回老家是爷爷病了,我和妈妈回去伺候爷爷,爷爷躺在床上一直昏迷不醒,当时的农村也没有医院和医生,也不知爷爷得的是什么病,没几天爷爷就去世了。下葬的那天,乡亲们都来为他送行,人群从村头排到了村尾,喇叭哀鸣,哭声振天。而那时的我不知道死亡的真正含义,仅仅以为爷爷是睡着了。
今天是七夕,想念幼时老家夜晚的星空,是爷爷让我认识了用北斗七星怎么辨别夜晚的方向,知道了银河两边牛郎织女的故事。爷爷,您在天堂还好吗!
我们想念您。
文档为doc格式